时空医学灵方
作者: 发布时间:2019-10-30

灵方妙药不可能从天而降,只有实践才能出好方好药。时空医学的医方体系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,综合了中医前人和自身的用药经验,再结合新的理论知识,慢慢探索出来的。她完全受惠于华夏先贤的智慧恩泽。


1、致敬前人


前人先辈难以尽数,列举几位代表人物。


首先是“医圣”张仲景,《伤寒杂病论》共载方360余首,许多名方一直被历代医家所沿用。仲景方剂被称为“经方”,经方在君、臣、佐、使的配伍运用和加减变化上具有严谨的法度,遣方用药,各具特点。不仅如此,仲景遵循建立的辨证求因、审因立法、依法定方的原则为后世医家组方用药所效法。方药剂量也颇有讲究,方中某一药物剂量的增损,即左右整个方剂性能,时至今日仍屡屡见诸于临床,难怪后人有云“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”。


然后是“药王”孙思邈,一本《千金要方》是对方剂学发展的巨大贡献。书中收集了从张仲景时代直至孙思邈的临床经验,历数百年的方剂成就,在阅读仲景书方后,再读《千金方》,真能大开眼界,拓宽思路,特别是源流各异的方剂用药,显示出孙思邈的渊博医源和精湛医技。后人称《千金方》为方书之祖。


再然后是李时珍,《本草纲目》堪称中药的百科全书,在用药上提出的外治方法可谓多而齐备,诸如敷、涂、贴、罨、擦、膏摩;蒸、熏、熨、灸、坐;洗、浸、浴、漱、噙;掺、扑、吹、滴、熏鼻、吸烟;塞药、灌药、插入、导管;作垫、作枕、包裹、佩带;灯火火卒、火针刺、烧烙、放血等。


还有一些著名医学家,在实践中摸索出用药的独特见解。最近的一位是已故当代医学家郭志辰博士,根据他对人体空间能量的认识,倡导“小方治病”,将传统本草的用药思路进行简化,取得非常好的临床效果。


这些医学巨擘的贡献,赋予机会让后生晚辈来构建完整的、现代化的本草药方体系,这就是“时空药方”。


2、时空药方


时空药方是时空医学的用药体系。她完全遵循“两身论”的指导思想,始终以临床的安全、高效为准则,研制了一系列疗效显著的灵方秘药。所谓“灵方”,在这里专指汤剂,剂量小、药味少、灵验巧便。所谓“秘药”,在这里专指成药,分外用药和内服药两大类,从三个方面着手:养护、调理、康复。目前已开发了13款脏腑药、21款外用调理药、6套面部养护品。


时空药方的组方原则为:


1)疏通第一


疏通什么呢?疏通公转路线。


疏通包括两方面的内容:


一是疏通能量通道——公转路线。公转路线是一条“大河”,五焦的能量,哪个部位能量密度太大,就往“大河”里流,能量不足就从“大河”里取。所以,保障公转路线的畅通排在第一位。


如何疏通?


首先,增加公转路线的推动力。蒲公英、独活并用,可达成目的。


其次,打散局部过高的能量。比如肺部能量过高(舌头前部凸起),用桔梗宣肺,打开肺部能量,保证公转路线的通畅。也可以直接将能量引导至能量不足的区域,“变废为宝”,比如瓜蒌仁,能将舌尖部的能量引至命门部位,然后向肠系膜渗透,增加肠部蠕动,达到通利大便的效果。


多数情况下,这两点做到了,病灶部位自然得到缓解。以公转路线为参考,用药的部位一般在病灶部位的前一、两个部位。


2)兼顾五焦


五焦用药原则:下焦要动,中焦要和,上焦要清,外焦要开放,内焦要虚无。


下焦的物质是最重的。饮食入体,升清降浊,糟粕全都往下走,下焦的负担最重,因此要运动起来。一方面,确保糟粕的正常排泄,大便不通用瓜蒌仁,小便不利用车前草(或车前子);另一方面,会阴、肾脏部位的能量要激活,可以用香附、桂枝和川断。


中焦是后天能量的“加工厂”,有消化、吸收这两条复杂的“流水线”,上升下降,事物繁忙,因此要“和”,即调和、管理中焦。


相较于下焦、中焦,上焦的能量密度宜小。这是因为,心脏搏动、肺脏舒张,需要稍微宽松的空间。同时,肺为“娇脏”,用药要清爽,药量宜少不宜大。因此,上焦要清,水清云淡。


外焦是能量的集散地、中转站,空间越宽阔,腾挪的余地越大,因此外焦要开放。开放门户,互通有无。


内焦的特点是恬淡、虚无,想法太多,思想负担太大,容易造成脑部疾病。所以用药上,内焦往虚无的方向治理。


3)内外一体


同一个配方,可以内服,也可外用,实现内服外用一体化,超越了“内外分离”的传统配方。


内服配方改为外用,有一个好处,绕过肠胃进行吸收。当代人由于生活习惯改变,肠胃病发病率很高。肠胃有病,对药物的吸收能力非常有限,而药物外用直接通过皮肤吸收渗入血液,解决了肠胃吸收的不足。而且,体外用药更加安全、天然,大大改观了过去依赖口服药的局面。

地址: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唐家大学路101号清华科技园A栋402
电话:15876671071
邮箱:shikongyixue@163.com
Copyright 2021 时空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1121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